• 11月18日上午,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张玉书教授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103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安全压缩感知及其应用”的专题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及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本次报告会。张玉书介绍了压缩感知技术以及压缩感知采样和压缩的效果。他指出压缩感知技术如果嵌入密码特性,也能够实现同时的采样、压缩和加密,那么压缩感知技术的应用范畴将会极大地拓宽,同时介绍了安全压缩感知的设计及其能达到的安全级别。最后张玉书深入讲解了安全压缩感知在多媒体数据、物联网及其云计算中的一些应用。讲座结束后,张玉书对老师及同学们的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引起了师生的热烈讨论。专家简历:张玉书,目前工作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2014年12月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从事多媒体安全、非线性保密、压缩感知安全、云安全、大数据安全和物联网安全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自2013年以来发表70余篇SCI论文,其中第一作者近30篇。Google引用1300余次,H-index为21,3篇ESI高被引论文。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香港、澳门、澳大利亚和省部级自然科学
    2018-11-20
  • 11月19日上午,应商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乡村振兴中心主任温铁军教授在计算机学院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学术报告。商学院骨干教师和部分本科生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由商学院院长任太增主持。温铁军以“生态化知识体系与社会化乡村振兴”为主题,从中国现实经济当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出发,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应对全球危机的必然选择。他认为,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城乡融合促进社会化的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绿色生产方式。他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了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起制约作用的矛盾主要是基本国情矛盾以及体制矛盾,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最后,温铁军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商学院张舒雅陈旭)
    2018-11-20
  • 11月16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武汉大学彭玲教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在化学北楼N102报告厅作了题为“DrugDiscoveryandDrugDeliveryinCancerTherapy”的学术报告。化学化工学院有关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参加会议。彭玲从核苷药物利巴韦林出发,围绕多功能仿生树枝状分子纳米载体在药物传递和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讲解。报告会结束后,彭玲同与会师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简介:彭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中国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博士研究师从于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AlbertEschenmoser教授,于1993年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巴斯德大学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于1997年成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并于2008年晋升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目前,彭玲博士是法国马赛跨学科纳米研究中心课题组长,中国药科大学客座教授。彭玲主要致力于研究化学分子探针探索生命现象和药物开发以及多功能智能纳米材料用于药物传递和基因治疗。她开发了仿生树枝状分子纳米载体用于基
    2018-11-19
  • 11月17日上午,应教育学院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文教授在东区B楼302报告厅作了题为《孩子眼中的公平与决策--儿童公平分配的发展与培养》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教育博士以及硕士研究生二百余人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教育学院副院长段宝霞主持。刘文针对分配公平理论、研究范式及儿童分配公平的探索与促进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深度剖析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对公平与平等的辨析来对公平进行了分析和定义,并指出了分配公平的原则;二是分析了儿童分配公平的发展特点,并运用一系列的研究对儿童的公平敏感性进行了探讨;三是阐述了提升儿童公平敏感性的干预措施,强调后天教育和训练对儿童分配公平的促进。刘文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富贴切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进行了讲解。讲座结束后,在座师生纷纷表示收获良多,并会将此次报告的收获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教育学院程永佳尹莹雪)
    2018-11-19
  • 11月8日下午,应教育学院邀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晓林教授在田家炳812作题为《人际内疚与集体内疚的神经基础》的学术讲座。教育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本科生100余人聆听了本次报告。周晓林首先介绍了情绪的以往研究成果及相关研究范式,引入内疚的概念。然后从“内疚的神经基础”和“影响与调节内疚的因素”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描述了基于fMRI技术的实验过程,从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实验材料、模型构建、结果及讨论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深入浅出的剖析了内疚情绪和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大脑机制。最后,周晓林与师生就未来在内疚方面开展的研究进行交流探讨。讲座结束后,周晓林与学院骨干教师就学科发展、研究论文发表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耐心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教育学院朱珂/文谢青青/图)
    2018-11-19
  • 11月12日上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邀请,深圳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文俊在数学楼107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不变性与不变量”的学术报告。数学学院骨干教师以及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数学学院院长苗雨主持。张文俊以“指纹到DNA-如何证明你是你?”问题为切入点,从数学关注的目标详细地解析了数学中的不变性和不变量。他指出,艺术家是追求个性的,数学家是追求共性的。他强调,数学关注一种事物的本质、多种事物的共性、不同事物的联系、系列事物的规律,本质、共性、规律、联系,从根本上来看,均归结为不变性,数学的概念、结论、方法,处处体现着不变性,许多千变万化的魔术、游戏,本质上也是某种不变性。本次讲座让学生们领悟了数学之魂、品味了数学之趣、认识了数学之用。专家简介:张文俊,理学博士、博士后、二级教授,深圳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首任院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双法研究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深圳市科协委员、深圳市数学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元复分析。完成19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在《中国科学》《Trans.Amer.Math.Soc.》等国内
    2018-11-13
  • 11月8日下午,应教育学院邀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晓林教授在田家炳812作了题为“人际内疚与集体内疚的神经基础”的学术讲座。教育学院师生100余人聆听了本次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心理学系主任熊建萍博士主持。周晓林介绍了情绪的以往研究成果及相关研究范式,引入内疚的概念,并从“内疚的神经基础”和“影响与调节内疚的因素”两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讲解。他描述了基于fMRI技术的实验过程,并从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实验材料、模型构建、结果及讨论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内疚情绪和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大脑机制。最后,周晓林与在场师生对未来在内疚方面开展的研究进行交流探讨。讲座结束,周晓林与学院骨干教师就学科发展、研究论文发表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耐心解答。(教育学院朱珂/文谢青青/图)
    2018-11-12
  • 11月11日上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研制课题组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尹少淳应邀在美术学院三楼报告厅作了题为“核心素养取向的学习常态—主题式学习”的讲座。“国培计划(2018)——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美术班的近百名学员及美术学院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美术学院院长张建伟主持。讲座上,尹少淳从核心素养的提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主题式学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问题引导国培计划的学员从美术学科素养的特征和独特的育人功能中提炼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并进行一一解读。最后,尹少淳强调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对基础性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鼓励在场师生共同学习,助力河南省美术教育发展。此次讲座通过解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使在场的师生对美术教育中的基础性研究有了新的认识,有助于开拓学术视野,为大家今后在专业上、工作中的研习增添了新的精神动力和理论积淀,助推河南省美术教育事业的新发展。专家简介:尹少淳,曾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副主任兼美术教育研究室主任。1996年至今在首都师范大
    2018-11-12
跳转
Baidu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