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官道刚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2025-11-17浏览次数:31

1116日,应我院邀请,南方医科大学官道刚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多学科交叉技术的进阶研究方案及转化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副院长张俊娜教授主持,学院相关研究方向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报告。

报告中,官教授展示了生物信息学、系统药理学与人工智能在复杂疾病机制解析与药物研发中的融合应用。官教授团队通过多组学数据整合与动态网络建模,精准识别疾病驱动基因与非编码RNA,并从中药天然产物库中筛选出具有治疗潜力的活性成分。他们进一步利用图神经网络与电子等排体替换策略,对候选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成药性提升,并设计了靶向递送系统,实现了药物在特定组织中的高效富集。相关成果在脑卒中、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模型中得到实验验证,部分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围绕多组学数据整合的技术挑战、AI模型的可解释性在药物筛选中如何满足监管要求、以及靶向递送系统的体内特异性等关键问题,与官教授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官教授结合其团队从计算模拟到动物实验,再到临床前研究的完整研发链条,分享了多学科团队协作的经验与心得。他特别指出,医工交叉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驱动力,鼓励在场具有信息科学背景的学生积极投身健康医疗领域,将智能技术应用于解决真实的临床难题。

本次报告生动展现了从“计算发现”到“实验验证”再到“临床转化”的现代科研范式。不仅呈现了系列前沿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种突破学科壁垒、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创新研究模式,为我院师生带来了方法论层面的深刻启示。

专家介绍:

官道刚,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授、博导、教研室副主任,广东省单细胞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香港浸会大学整合生物信息医学与转化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广东省生物信息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客座主编。主要从事复杂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关键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及其分子机理的计算建模,并利用中药筛选天然小分子对特异疾病的关键调节因子进行干预,是生物信息及数字中药分析领域专家。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项目 16 项,其中个人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2项,香港研究资助局项目1项,香港浸会大学学科发展资助基金3项。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BulletinAdvanced  science3篇)、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Cardiovascular Research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small3篇)、Nucleic Acids Res2篇)等杂志上发表。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赵俊红)


返回原图
/

 

Baidu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