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何源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2025-11-17浏览次数:30

1115日,应我院邀请,国家杰青、清华大学何源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智能时代的声学感知和通信》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院长袁培燕教授主持,学院相关研究方向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报告。

报告中,何教授分享了其在声波通信与感知定位方面的突破性研究。他指出,尽管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但底层感知与通信技术仍是智能系统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基础。他以“美团无人机送餐”为例,生动展示了声学定位技术在复杂城市环境中的实际应用。何教授团队研发的声学TDOA(到达时间差)定位系统,通过在停机坪部署麦克风阵列,实现了无人机在120米高空至地面的全程精准定位。该系统克服了卫星定位在高楼区域信号飘移、视觉定位在恶劣天气失效等问题,实现了千分之五的相对定位误差,且每0.05秒即可完成一次位置刷新,满足了无人机飞控系统的高实时性要求。该成果已在实际场景中投入使用。此外,何教授还介绍了声学通信在白车身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压电陶瓷传感器实现无源、无线的数据采集,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围绕声学感知技术的应用边界、系统功耗优化、多传感融合潜力以及未来在复杂动态场景下的适应性等问题,与何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何教授结合具体研究案例一一作出细致解答,并鼓励青年研究者勇于探索交叉学科领域,从实际需求中发现真问题、开展有组织且有影响力的科研工作。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思想的碰撞进一步激发了师生对声学前沿技术的兴趣与思考。

本次报告内容翔实、视野开阔,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贴合产业应用实际,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

专家介绍:

何源,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导,国家杰青,软件学院党委委员、可信网络与系统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物联网专委会常委,ACM SIGBED China常委,中国自动化学会工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委会委员。研究领域涉及物联网、无线网络、移动和普适计算等。担任ACM Transactions on IoT 期刊协理主编,ACM TOSNIEEE IoTJJCST、《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期刊编委,物联网旗舰会议SenSys 2024SECON 2022EWSN 2019DCOSS 2018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研究成果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SenSys 2023时间检验奖和MobiSys 2025SenSys 2022等多个学术会议的最佳论文奖、最佳学生论文奖、最佳论文提名奖等。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赵俊红)


返回原图
/

 

Baidu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