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李亚飞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2025-11-17浏览次数:25

1115日,应我院邀请,郑州大学李亚飞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效用感知的时空任务动态分配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院长袁培燕教授主持,学院相关研究方向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报告。

报告中,李教授分享了其在时空智能与任务调度方面的研究成果。他指出,在共享出行、低空经济、多式联运等复杂场景中,如何实现资源与任务的高效匹配是提升系统整体效用的关键。他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与再分配的动态任务分配框架,通过多空注意力网络预测未来任务分布,并结合深度强化学习实现跨平台资源协同。实验表明,该框架在任务完成率与系统效用上均有显著提升。此外,李教授团队还开发了可视化分析系统,支持对任务分配过程的实时监控与优化评估。

在交流互动环节, 现场师生围绕时空任务预测的准确性、算法在真实场景中的部署成本、以及如何平衡系统整体效用与个体任务公平性等问题,与李教授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李教授结合具体实验数据和行业应用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并进一步阐述了该理论框架在低空无人机物流、城市共享交通等“低空经济”与“智慧交通”前沿领域的扩展应用潜力。他鼓励在场学生夯实理论基础,积极参与到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的数智化建设中。

本次报告聚焦时空数据智能的核心挑战,逻辑严谨、内容前沿。报告所介绍的效用感知动态分配机制,为破解复杂调度优化问题提供了创新的研究范式和技术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极大地拓宽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

专家介绍:

李亚飞,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智能集群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时空大数据、人机融合智能、Sim-to-Real等。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中原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重点项目等。已在国际顶级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A类期刊和会议TKDETMCTSCPVLDBICDEWWWAAAIIJCAI、《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研究成果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成果一等奖等奖励,部分成果已被政府机构和国际知名企业应用于实际产品中,例如香港特区政府疫情风险追踪系统“安心出行”、三星研究院Samsung Pay US等。长期担任国内外多家重要学术刊物及会议的审稿人,如TKDETSCTMCICDESIGKDDWWWMM等。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中国图学学会可视化与认知计算专委会、中国空间数据智能专委会等多个学术组织的委员。指导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级学科竞赛奖,以及入选首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等奖励。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赵俊红)


返回原图
/

 

Baidu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