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晚上,中国科学院赵政国院士应邀为物理学院师生作题为“先进仪器与科学发现”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聆听此次报告。
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现的支柱。先进的仪器不仅拓展了我们理解自然世界的知识边界,还为研究开辟了新途径。为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研究开发的仪器所具有的深远应用,远远超出了基础科学的范畴。这些技术在医学、安全、工业、环境监测和太空探索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彰显了其重要意义和多功能性。本报告将回顾从宇宙线到希格斯玻色子发现过程中仪器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并列举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研究中创造的前沿技术的应用实例。
报告结束后,赵政国院士就与会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耐心细致地解答,并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专家简介:
赵政国,实验粒子物理学家,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担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粒子物理中心主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北京谱仪实验(BES合作组)的负责人。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主要有中微子质量测量、π介子原子强相互作用效应研究、在北京谱仪上开展的粲夸克物理与量子色动力学(QCD)研究,以及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ATLAS实验中寻找希格斯玻色子和新物理现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物理学院 李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