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上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傅缨教授做客“生命之光”前沿讲坛,作题为“植物SNARE蛋白SYP121的功能及调控”的学术报告。
傅缨教授首先阐述了囊泡运输在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随后,傅缨教授围绕SNARE蛋白SYP121,调控根毛极性生长和气孔开闭两个方面,介绍了自己课题组的最新成果。遗传学研究发现SYP121和小G蛋白ROP2缺失均引起根毛发育异常,进而证明SYP121作为ROP2的下游效应因子共同参与根毛极性的建立。SYP121也参与了气孔运动,定位于TGN/EE的SYP121与维管顶端蛋白EB1相互作用,并由EB1借助胞吐作用将SYP121运输至质膜,促进钾离子通道KAT1的定位。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就SNARE蛋白在气孔运动中的功能、课题选择以及基金的写作技巧等方面,与傅缨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本次交流加深了全院师生对囊泡运输的认识,为大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专家简介:
傅缨,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植物抗逆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持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傅缨教授团队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研究,重点关注植物响应激素和环境信号,通过调控细胞骨架和囊泡运输决定植物细胞形态发生以及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在Mol Plant、Curre Biol、Plant Cell,Nature Commun、JlPB、New Phytol、Plant BiotechnolJ 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兼任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理事,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细胞生物学会理事; JIPB期刊编委;《植物学报》和《植物生理学报》编委。
(生命科学学院 张佩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