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专题

发布者:郑园园发布时间:2017-07-03浏览次数:466

商学院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暨培训会成功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我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72日上午,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商院楼119教室举行。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硕士生导师楚金桥、商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副教授侯宏伟、商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郭金森、商学院团委书记兼2015级辅导员王岩及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参加了此次仪式。

会议伊始,由我院“精准扶贫,遇‘商’封丘”实践调研团与“智联创客”实践调研团代表发言,他们表示了将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展开调研,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决心。接着,由“智联创客”实践调研团指导老师楚金桥教授讲话,他指出,在本次实践过程中两支团队一定要实事求是,以精确的数据支持实践,从而为社会经济的转型提供实际依据。随后,研究生辅导员郭金森老师针对学生实践的安全注意事项作出说明,希望同学们以自身安全为重,由此开展调研。最后,王岩老师发表讲话,他向各位指导老师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并对学生积极的实践热情给予肯定。他强调,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应该树立坚定的目标,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分工明确,各方面相互协调;形式上追求创新,丰富实践内容。至此,启动仪式结束,侯宏伟老师开始对“精准扶贫,遇‘商’封丘”实践调研团队员进行调研内容的相关培训,同学们认真聆听并做笔记。

据悉,商学院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结合我院专业特色,组建了“精准扶贫,遇‘商’封丘”及“智联创客”两支实践调研团,计划开展一系列精准扶贫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实践调研。本次启动仪式结束后,实践队员将严格服从老师的安排,全力以赴,本着坚定不移的决心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为暑期实践活动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商学院 王亚鑫 赵宾宾/文 赵子涵/图)


精准扶贫,遇‘商’封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号召,74日,在结束了我院的暑期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及相关工作布署之后,伟德官网下载苹果版商学院“精准扶贫,遇‘商’封丘”实践调研团在指导老师侯宏伟老师、李群峰老师以及我院团委书记王岩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封丘县精准扶贫基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林下经济及绿色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嘉联生态园进行关于产业助力脱贫的深入调研。

 “精准扶贫,遇‘商’封丘”实践调研团走进封丘嘉联生态园,深入田间,开展生态脱贫致富的产业扶贫调研活动。经调研,实践团队了解到,嘉联生态园内种植有珍惜精品树种、彩叶树种、观花观果树种等共30多个品种,种植了葡萄、无花果等休闲采摘品约250亩,将乔、灌、花、草相结合,并发展了林下养殖,配套餐饮服务以及旅游相关设施,形成了适合休闲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在走访的过程中,实践调研团队了解到嘉联生态园坚持按照“党建引领、项目支撑、产业带动、政策保障、精准发力、解释发展”的基本思路,借势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苗木新种植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引进产品深加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休闲旅游项目,并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股份帮扶等多渠道帮助贫困户增收。

 此次嘉联生态园精准扶贫调研,调研团队积极总结经验并认真学习生态园的产业模式,即要抓住历史机遇,发挥生态园种植产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等优势,认真包装扶贫项目,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借助各方力量加快实施,发展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确保脱贫成效稳定持久。

(商学院 陈丽娜 方思懿/文 韩冰心 葛源/图)


让精准扶贫接地气,近人心

——记“精准扶贫,遇‘商’封丘”实践调研团队封丘县扶贫办之行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好助力脱贫攻坚战,75日上午,“精准扶贫,遇‘商’封丘”实践调研团队抵达封丘县扶贫办,了解当地基层精准扶贫实际情况,并邀请到扶贫办信息中心室主任朱光辉为实践队员展开有关精准扶贫知识的座谈会。商学院“精准扶贫,遇‘商’封丘”实践调研团队指导老师李群峰、侯宏伟以及团委书记王岩出席本次座谈会,全体实践队员参与了此次会议。

座谈会伊始,由商学院团委书记王岩为本次座谈会致辞,他对封丘县扶贫办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希望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让实践团队队员们更进一步掌握与扶贫相关的知识,推动调研工作有效开展,同时与当地建立长期友好的关系。

接着,封丘县扶贫办公室信息中心室主任朱光辉从理论方面讲解精准扶贫相关知识,主要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三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实际介绍当地精准扶贫的情况。朱主任指出,封丘县精准扶贫工作自20165月步入正轨,前期曾出现县镇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完善,而惠民政策相对较少的局面,所以扶贫办及时进行调整,因人、因户施策,保证做到“甜饭咸饭按需分配”。随后,朱主任表示,针对“精准帮扶”这一点,封丘县不断调整政策,先后出台了“1+9”“1+2+N”等帮扶措施,争取做到每户落实一个帮扶人员,落实两项扶贫政策,实现政策叠加,对家庭N个成员每人落实一条帮扶政策。最后,就“精准退出”,朱光辉主任谈到了根本脱贫的两条标准,即群众要有获得感和较高满意度。他表示,贫困户是一种动态数据,不能够死抠条例,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用政府的关怀去温暖贫困户。朱光辉主任对商学院同学们寄予厚望,希望同学们砥砺前行,发扬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入基层,做好精准扶贫调研。

座谈会结束后,同学们向朱光辉主任纷纷提出问题,他耐心地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讲解相关知识,提出的“粥、勺、糖”的例子给参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调研及帮扶工作中,要精确调研数据,做到爱心帮扶和精神帮扶双管齐下,使贫困户从心底树立起自信,真正实现精准脱贫致富。

(商学院 王亚鑫 李丹桂 张静雯/文 韩冰心 葛源/图)


封丘相遇陈桥驿,旅游携手助扶贫




为了更好地帮扶贫困地区开发旅游资源,把旅游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75日下午,商学院“精准扶贫,遇''封丘”实践调研团队抵达封丘县城历史文化景点陈桥驿进行旅游扶贫社会调研,为陈桥村的居民们提供脱贫致富的新思路。

 同学们在陈桥驿站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实地调查,对其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景有了逐步的了解。一千多年前,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站黄袍加身,创建大宋王朝。陈桥驿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文物共有大殿、东西厢房、山门、系马槐、碑刻和古井一眼。同学们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对当地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仔细观察后,实践调研团队成员指出陈桥景区存在的问题,一是从文物保护方面,陈桥驿年久失修,建筑老旧,缺乏专业人员的维护;二是从宣传力度方面,实践队员指出,游客数量与景点的宣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实现旅游扶贫,必须要注重宣传。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们还计划开展一场专题座谈会,进一步商讨帮助陈桥村实现景点开发的方案。同学们的本次社会实践,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接待和积极支持。

 旅游扶贫旨在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本次旅游扶贫开发活动使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及交流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同学们有更多深入基层、接触基层的机会,从实践中汲取营养,找准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点。

(商学院 赵宾宾 史成荫 郭凯文 安宁/文 韩冰心 葛源/图)


暑期实践助力陈桥扶贫 旅游文化奠定脱贫道路


    发展旅游产业,助力精准扶贫。为响应国家关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号召,76日上午,在参观了“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地―陈桥驿”之后,伟德官网下载苹果版商学院“精准扶贫,遇‘商’封丘”实践调研团在院二楼会议室召开封丘县陈桥驿站旅游扶贫座谈会,指导老师李群峰针对陈桥驿文化旅游扶贫,进行了详细指导。

    会议伊始,由实践队员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实践队员对陈桥驿站发展旅游业提出了三点想法,即在陈桥驿内重演“黄袍加身”历史剧;在陈桥驿内设置摊位售卖旅游纪念品;与陈桥驿外湿地相结合同时发展文化旅游与农林旅游等。经过充分的实地调研,队员们还发现,旅游扶贫要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必须充分借助陈桥驿的历史价值,结合封丘的其他自然资源,通过“旅游+土特产商业(陈桥石榴)+微制作工艺”等形式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联动,盘活乡村特色旅游资源,集中支持旅游扶贫,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接着,指导老师李群峰进行点评和总结,他表示,通过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实现陈桥驿地区的扶贫,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旅游扶贫方法,例如安徽、浙江的民宿旅游,内蒙古的养殖业和自驾游相结合等,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来制定旅游文化的发展和扶贫政策。最后,实践调研队员准备依据所学专业知识,拟一份封丘县陈桥驿站旅游扶贫调研报告,并提交给相关部门,为旅游扶贫建言献策。

    商学院“精准扶贫,遇‘商’封丘”实践调研团队借鉴和学习了旅游脱贫成功案例,积极发展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旅游扶贫战略目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速。

(商学院 韩书华 高守强)


返回原图
/

 

Baidu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